問:想向您咨詢關于養生方面的話題,現在很多年輕人都特別注重養生,從營養師的角度,您怎么看待現在年輕人,尤其是“90后”開始注重養生? 答:我覺得還是挺好的,因為這意味著大家越來越重視健康了,而且意識到健康跟日常生活質量和工作效率等都密切相關。 年輕人想要主動獲取健康信息,加上網絡渠道傳播也非常便捷,所以大家也就看得越來越多了,作為一名營養師,我個人是很樂于看到這種現象的。 問:您覺得20多不到30歲就開始注重養生,有必要嗎? 答:還是很有必要的。嚴格來說,人從生下來就應該開始注意健康干預了。 從寶寶的時候的一系列健康干預就已經開始影響到你一輩子的健康狀況。另外青春期時可能就得注意補鈣,對于預防老年的骨質疏松很有幫助,這些都比你說的年齡段還要早。 只是說年輕力壯嘛,一般人壯年時的健康還是狀態非常好的,體會不到疾病給自己帶來的痛苦。另外除了懷孕備孕以外,這個年齡段營養的干預也沒有什么特別的,因此過去大家也就沒有重視。 但是現在健康的標準越來越高了,比如想讓自己精力充沛,想讓自己皮膚更好等等,這在過去是不會去考慮的事情,現在則越來越重視了。我確實覺得在這些方面還是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的,所以年輕時候就開始注重養生挺好的。 問:您也看到現在很多包括什么保溫杯泡枸杞這種年輕人采用的養生方式,但很多人并沒有刻意地去研究,大家都這么做,我也跟著這么做了。 保溫杯泡枸杞、喝點茶之類的養生方法,真的有用嗎? 答:大多數情況可能意義不大。 至少營養方面重點應該還是要把握核心,比如食物多樣、植物性食物為主,保證基本的蛋白質攝入等,確保合理的飲食結構才是最重要的。其它的比如今天多吃一把枸杞,還是多吃某一種食物之類的,影響沒有多大。 我想提醒大家的是,應當先重視整體飲食結構,把對健康影響最大的那些生活方式改善之后,你再去調整細節,比如泡枸杞這種事情。 問:感覺咱們這一輩人開始養生的年紀比老一輩的人要早很多,就像我剛剛說的,二三十歲就開始了,老一輩人可能要晚個十幾年這樣子。您覺得出現養生時間提前的現象的原因是什么嗎?是因為現在的年輕人普遍不健康才會這么早就開始養生? 答:首先生活節奏就不太一樣,過去老一輩人根本不可能天天出門就打車或坐地鐵, 可能他們去一個地方都得走路、騎自行車什么的,所以運動量就和現在人很不一樣。 “996”這種話題會讓大家注意到,加班已經成為當代都市人面臨的一個普遍現象。老一輩人當年可能就是正常上下班,精神壓力可能沒有這么大,也不會天天晚上熬夜玩手機刷劇。 另外久坐時間增加、運動量下降,飲食上快餐越來越方便、加工食品、網購外賣等等都使得很多新的肥胖風險在增加,繼而各種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發病年齡也在提前,面對這些問題,要是再不去注重健康,后果不堪設想。 所以,在不得不面對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壓力比較重、飲食結構不合理、運動量太少的情況下,我從專業角度判斷還是有必要去“開始養生”的。 而從每個年輕人的主觀角度,大家可能還因為來自社交的壓力,對身材、外賣也有更高的要求了,因此也會選擇早早開始養生。 問:所以您是把包括健身、塑形保持身材什么的也算作養生的一種,是嗎? 答:養生這個概念比較寬泛,因為它只是民間的一個說法,不是一個現代醫學上的一個詞匯,所以大家每個的定義可能不太一樣。 如果按古籍中對養生的描述,和“調養生命”沾邊的都算,比如道家的吞吸吐納、飲食禁忌、起居節律、疏通經絡等等。一般來說我是不喜歡用這些詞的,還是準確定義疾病和訴求的表述比較好。 總之,不管什么年紀,出于何種訴求,起碼重視健康的出發點是好的。年輕人重視“養生”有時候是出于對衰老和疾病的雙重恐懼,但一定別被恐懼擾亂了心智,真的沒有某種單一的產品、食物、方法能給健康上保險。能改善日常飲食質量和生活方式,就是最好的“養生”。(顧中一) |